什么是胃癌?胃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?环境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吗?中晚期胃癌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?厌食、恶心、饱胀、呕吐属于胃癌晚期症状的范畴吗?针对这些问题专家来为你一一阐述:
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以40~60岁多见,男多于女约为2:1。其发病原因不明,可能与多种因素,如生活习惯、饮食种类、环境因素、遗传素质、精神因素等有关,也与慢性胃炎、胃息肉、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、手术后残胃 ,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。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,但多见于胃窦部,尤其是胃小弯侧。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(中、晚期胃癌)。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,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、隐痛、嗳气、泛酸、食欲减退、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。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、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,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、食欲不振、消瘦、体重减轻和贫血等。后期常有癌肿转移、出现腹部肿块、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、黑便、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。
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:
(一)环境因素
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,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。摄入过多的食盐、高盐的盐渍食品、熏制鱼类、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,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,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。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。
(二)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。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。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。
(三)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。
(四)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,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,有可能发展为胃癌。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(precancerous conditions)与癌前期病变(precancerous lesions)。
胃镜发现的早期多数患者无显著症状,致使不易早期诊断。然而,癌肿的部位和性质亦能影响症状出现的迟早。位于幽门和贲门附近或属于赘生型或溃疡型的癌其症状出现得早,也较显著;位于胃底或属于浸润型的癌其症状出现得较晚,且较隐蔽,一般患者来医院求诊时多已属中晚期。胃癌中晚期常见症状一般有上腹疼痛、食欲不振、腹胀和体重减轻等,这些症状无特异性也与肿瘤的大小关系不密切。部分病例消化道症状尚不明显,而以腹部肿块或转移灶的症状为主诉,甚至初次发病就表现以急腹症者求医诊治。
中晚期胃癌的症状常见几个方面:
(1) 消瘦和贫血:有人统计大约90%以上病人都消瘦,往往消瘦2.5~5公斤才引起重视,继之消瘦更为明显,有的可达5~15公斤。约有半数的病人伴有贫血,自感乏力,轻度贫血时往往不易察觉。
(2) 上腹疼痛:中晚期胃癌病人疼痛多明显且较持续,不易缓解。程度轻重不等,可为胀痛、锐痛、钝痛、气痛等多种多样表现,进食后不缓解,且多有加重。
(3) 厌食、恶心、饱胀、呕吐、吞咽梗塞可出现,并逐渐加重。
(4) 呕血、黑便或大便隐血阳性:多数病人在中晚期有癌肿破溃出血,大出血或有梗阻时可表现为呕血。
(5) 有些胃癌病人可有低热:晚期大多明显消瘦,营养不良,水肿,全身衰竭。
(6) 胃癌转移:可直接蔓延至邻近的胰腺、肝脏、横结肠等,也可经淋巴转移至胃周围淋巴结及远处淋巴结,有的在左锁骨上可触及质硬不活动的淋巴结。还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肝、肺、脑、骨骼、皮肤、卵巢等处,而出现相应的症状,如腹水、黄疸、肝大等。癌肿本身增大可引起梗阻、坏死、出血、胃穿孔等并发症。 患胃病的50岁以上男性,如近期上腹疼痛反复发作,但又时好时坏,应提高警惕,及早进行相关专项检查。目前,常用的检查有纤维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透视。胃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、颜色和病变情况,还可以通过胃镜钳取出可疑细胞组织进行病理检查。x线钡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,没有任何禁忌症和副作用。此外,胃液检查以及大便潜血试验等,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。
以上便是关于胃癌晚期的症状表现介绍.